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二级建造师 > 辅导资料 > 公路工程 >

2018二级建造师速记宝典(公路)(四)

来源:未知 2018-03-05 09:33

2B314011隧道结构组成

考点1:概念及分类

隧道通常是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按地层分为岩石隧道(软岩、硬岩)、土质隧道;按所处位置分为山岭燧道、城市隧道、水底隧道;按施工方法分为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等;按埋置深度分为浅埋和深埋隧道;按断面形式分为圆形、马蹄形、矩形隧道等;按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断面数值划分标准分为特大断面(100㎡以上)、大断面(50~100㎡)、中等断面(10~50㎡)、小断面(3~10㎡)、极小断面(2~3㎡);按车道数分为单车道、双车道、多车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m≥L≥1000m,中隧道:1000m≥L>500m,短隧道:L<500m;按隧道间的距离分为连拱、小净距和分离式隧道;按跨度分为小跨度隧道:B<9m,中跨度隧道:14m>B≥9m,大跨度隧道:18m>B>14m,超大跨度隧道:B≥18m
 
【历年真题】
1.(2012年真题)特长隧道是指长度大于()m的隧道。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53,该题主要考察的是隧道分类,教材P136原文是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m≥L≥1000m,中隧道:1000m≥L500m,短隧道:L≤500m。
 
2.(2011年真题)按照相互之间的距离,隧道可分为()。
A.长大隧道
B.连拱隧道
C.单洞分层隧道
D.小净距隧道
E.分离式隧道
答案:BDE
解释:2017版教材P153,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m≥L≥1000m,中隧道:1000mL500m,短隧道:L≤500m;按隧道间的距离分为连拱、小净距和分离式隧道。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DE”。
 
3.(2009年真题)公路隧道按照长度可划分为()。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中隧道
D.短隧道
E.特短隧道
答案:ABCD
解释:2017版教材P153,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m≥L≥1000m,中隧道:1000m>L>500m,短隧道:L≤500m。在划分类别中,没有“特短隧道”这个级别。

考点2:组成

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是为了保持岩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而修建的人工永久建筑物,通常指洞身衬砲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蓄发电、通风、照明、通信、安全等而修建的构造物。
 
【历年真题】
1.(2010年真题)隧道附属设施有()等。
A.通风照明设施
B.明洞
C.安全应急设施
D.洞门
E.供配电设施
答案:ACE
解释:2017版教材P153,原文: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是为了保持岩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而修建的人工永久建筑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蓄发电、通风、照明、通信、安全等而修建的构造物。选项B、D属于主体构造物,不属于附属设施。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CE”。
 
2.(2012年真题)隧道洞门的作用有()。
A.保证洞口边坡安全
B.保证仰坡稳定
C.引离地表流水
D.不适宜暗挖时,起取代隧道的作用
E.作为隧道建筑物的标志,创造景观环境
答案:ABCE
解释:2017版教材P153,原文: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是为了保持岩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而修建的人工永久建筑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配发电、通风、照明、通信、安全等建造的。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其作用是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引离地表流水,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洞门还是标志隧道的建筑物;因此,应与隧道规模、使用特性以及周围建筑物、地形条件等相协调。洞门常见类型有: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遮光式洞门等。“D.不适宜暗挖时,起取代隧道的作用”不正确,因为明洞才有这方面作用。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CE”。

考点3:明洞类型

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按荷载分布,拱式明洞又可分为路堑对称型、路莖偏压型、半路暂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按构造,棚式明洞又可分为墙式、刚架式、柱式等。此外还有特殊结构明洞,如支撑锚杆明洞、抗滑明洞、柱式挑檐棚洞、全刚架式棚洞、空腹肋拱式棚洞、悬臂棚洞、斜交托梁式棚洞、双曲拱明洞等,以适应特殊场合。
 
【历年真题】
(2015年真题)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明洞两大类。
A.端墙式
B.棚式
C.环框式
D.遮光式
答案:B
解释:2017版教材P154,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明洞类型,教材P137原文是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

考点4:附属设施

隧道的附属设施是指为确保交通安全和顺适而设置的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应急设施等。其中,《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规定: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交通状况、土建结构设计、供电条件、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长度大于100m的隧道应设置照明;隧道照明灯具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历年真题】
(2011年真题)长度大于()的隧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A.50m
B.100m
C.150m
D.200m
答案:B
解释:2017版教材P154~155,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交通状况、土建结构设计、供电条件、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长度大于100m的隧道应设置照明。按照规范要求,本题的正确项只能是“B.100m”。

2B314012隧道围岩分级

考点1:围岩分级的判定方法

围岩分级中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关系应符合有关规定。
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1)有地下水;
(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3)存在高初始应力。
 
【历年真题】
(2013年真题)不属于隧道围岩分级考虑的因素是()。
A.岩石的坚硬程度
B.岩体的完整程度
C.岩石节理的发育程度
D.地下水的影响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55~156,该题主要考察的是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备料,教材P138原文是围岩分级中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关系应符合有关规定。
(3)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①有地下水;
②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③存在高初始应力。

2B314013隧道施工

考点1:隧道施工方法


1.新奥法。
2.传统的矿山法。
3.隧道掘进机法。
4.盾构法(Shield)。
5.明挖法。
6.盖挖法。
7.浅埋暗挖法。
8.地下连续墙。
 
【历年真题】
1.(2012年真题)隧道施工方法有()。
A.矿山法
B.移动模架法
C.顶推法
D.新奥法
E.支架现浇法
答案:AD
解释:2017版教材P156,该题主要考察的是隧道施工方法,教材P139原文是图2B314013隧道施工方法,如图所示,所以应选“A、D”。
 
2.(2010年真题)隧道施工方法有()。
A.新奥法
B.盾构法
C.移动模架法
D.整体现浇法
E.传统矿山法
答案:ABE
解释:2017版教材P156,
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①新奥法;
②传统的矿山法;
③隧道掘进机法;
④盾构法;
⑤明挖法;
⑥盖挖法;
⑦浅埋暗挖法;
⑧地下连续墙。
选项C、D均属于桥梁施工方法。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E”。

考点2:传统的矿山法

是采用钻爆法开挖和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
 
【历年真题】
(2014年真题)公路隧道施工传统的矿山法是()。
A.明挖法
B.钻爆法
C.盾构法
D.盖挖法
答案:B
解释:隧道开挖传统的矿山法主要方法是采用钻爆法开挖和钢木结构支撑的施工方法。2017版教材P156。

考点3:盾构法

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在它的掩护下,头部可以安全地开挖地层,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尾部可以装配预制管片或砌块,迅速地拼装成隧道永久衬砌,并将衬砌与土层之间的空隙用水泥压浆填实,防止周围地层的继续变形和围岩压力的增长。
 
【历年真题】
1.(2010年真题)盾构法不宜用于()地质的隧道施工。
A.软岩
B.砂土
C.粘土
D.硬岩
答案:D
解释:2017年版教材P156,盾构法(Shield):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反义则不宜用于硬岩地质,选D。

2.(2012年真题)用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或者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方法是()。
A.明挖法
B.盖挖法
C.盾构法
D.浅埋暗挖法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56,原文:盾构法(Shield):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在它的掩护下,头部可以安全地开挖地层,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尾部可以装配预制管片或砌块,迅速地拼装成隧道永久衬砌,并将衬砌与土层之间的空隙用水泥压浆填实,防止周围地层的继续变形和围岩压力的增长。故选C。

考点4:浅埋段施工

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Ⅴ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
(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
(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历年真题】
1.(2012年真题)隧道浅埋段施工不应采用的开挖方法是()。
A.单侧壁导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全断面法
D.留核心土法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57,原文: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故选C。
 
2.(2010年真题)山岭隧道浅埋段施工中,严禁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A.全断面开挖法
B.单侧壁导坑法
C.多台阶开挖法
D.双侧壁导坑法
答案:A
解释:2017版教材P157,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选项B、C、D均有利于隧道施工稳定与施工安全,全断面法开挖山岭隧道浅埋段易产生塌方。本题的正确项只能是“A.全断面开挖法”。
 
3.(2015年真题)隧道浅埋段施工严禁采用的方法是()。
A.单侧壁导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全断面法
D.留核心土开挖法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57,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浅埋段施工,教材P140原文是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考点5:施工防排水

隧道两端洞口及辅助坑道洞(井)口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排水系统;覆盖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机械抽水。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人排水沟。其钻孔的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应作详细记录,以便在衬砌时确定拱墙背后排水设施的位置。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严寒地区隧道施工排水时,宜将水沟、管埋设在冻结线以下或采取防寒保温措施。洞顶上方设有高位水池时应有防渗和防溢水设施。当隧道覆盖层厚度较薄且地层中水渗透性较强时,水池位置应远离隧道轴线。
 
【历年真题】
(2014年真题)隧道洞内地下水位较高时,宜采用()处理。
A.表面排水
B.设置截水沟
C.井点降水
D.设置急流槽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58,原文: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故选C。

考点6:结构防排水施工

(1)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时,防排水结构物的断面形状、尺寸、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衬砌背后设置排水暗沟、盲沟和引水管时,应根据隧道的渗水部位和开挖情况适当选择排水设施位置,并配合衬砌进行施工。设在衬砌背后和隧底的纵横向排水设施,其纵横向坡应平顺,并配合其他作业同时施工;当隧底岩层松软有裂隙水时,应视具体情况加深侧沟或中心水沟的沟底,或增设横向盲沟,铺设渗水滤层及仰拱等。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设计强度70%时,方可进行压浆,如遇流沙或含水土质地层,不宜采用水泥砂浆做防水层;注浆地段衬砌背面宜用干砌片石回填紧密,并每隔20m左右用1m厚浆砌片石或混凝土作阻浆隔墙,分段进行压浆。压浆顺序应从下而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隧道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时,必须经现场试验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使用。
(2)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应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3)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防水层可在拱部和边墙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的接合方法。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根据开挖方法和设计断面确定。铺设前,宜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应保护不得弄脏和破损。防水层属隐蔽工程,二次衬砌灌筑前应检查防水层质量,做好接头标记,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历年真题】
(2010年真题)隧道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常采用()防水。
A.止水带
B.油毡
C.乳化沥青
D.沥青砂浆
答案:A
解释:2017版教材P158,原文: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可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故选A。

2B314022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考点1:隧道现场监控置测必测项目


【历年真题】
(2011年真题)隧道监控量测中,属于必测的项目是()。
A.围岩体内位移
B.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C.拱顶下沉
D.围岩弹性波
答案:C
解释:2017版教材P161,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70-2004,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选项A、B、D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按照规范要求,本题的正确项只能是“C.拱顶下沉”。

考点2: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历年真题】
1.(2013年真题)下列复合式隧道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选测项目的是()。
A.周边位移
B.拱顶下沉
C.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D.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
答案:C
解释:2017年教材P161~162: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2B314022-2中:1、钢架内力及外力。
 
2.(2009年真题)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收敛计是用来量测()。
A.拱顶下沉
B.地表下沉
C.围岩体内位移
D.围岩周边位移
答案:D
解释:2017版教材P161~162,此题主要考察复合式衬砌隧道现场监控测量项目及量测方法。隧道“周边位移”主要是用各种类型的收敛计进行测量。每10~50m设置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而“拱顶下沉”是用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测量;“地表下沉”是用水平仪、水准尺测量;“围岩体内位移”是通过在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移位计测量。

考点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历年真题】
(2016年真题)二次衬砌的施作前应满足的条件有()。
A.渗水压力不超过设计值的1.1倍
B.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C.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D.二次衬砌距开挖面距离较长
E.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答案:BCE
解释:2017年教材P163:4.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2B314031隧道水害的防治

考点1:水害的防治

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历年真题】
(2016年真题)关于隧道水害防治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B.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C.隔断排水通道
D.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答案:C
解释:2017年教材P164:二、水害的防治
(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砲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责编:liuyue
027-5976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