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级建造师速记宝典(公路)(四)
1B414011隧道围岩分级
考点1:围岩分级

考点2:围岩分级的判定方法
1.隧道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宜采用两步分级,并按以下顺序进行:(1)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2)对围岩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2.围岩分级中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关系应符合有关规定。
3.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
(1)有地下水;
(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3)存在高初始应力。
1B414012隧道的构造
考点1:隧道的结构构造
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
【历年真题】
【2013年真题】隧道工程的主体结构物通常指()。
A.洞内行车道路
B.洞身预支护与衬砌
C.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D.防排水构造物
【答案】C
【解析】2017版教材P227页
2016版教材P217.此题主要考察隧道的构造2016版教材P217.隧道主体构造物通常是指洞身衬袍和洞门构造物。
考点2:洞门、明洞及洞身的类型


【历年真题】
【2012年真题】明洞主要分为棚式明洞和()。
A.墙式明洞
B.钢支式明洞
C.拱式明洞
D.柱式明洞
【答案】C
【解析】2017版教材P227页.此题主要考察明洞的类型机构2016版教材P217原文: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
【2013年真题】隧道洞门的类型包括( )。
A.端墙式
B.翼墙式
C.连拱式
D.棚式
E.遮光式
【答案】ABE
【解析】2017版教材P227页
2016版教材P217.此题主要考察门洞的类型及构造2016版教材P217原文:洞门类型有: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遮光式洞门等。
1B414021隧道地质跑前预报
考点: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主要有: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观测、TSP(TunnelSeismicPrediction)法、TGP法或TRT法。【历年真题】
【2012年真题】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是()。
A.超前钻探法
B.地质调查法
C.TSP法
D.低应变法
E.高应变法
【答案】ABC
【解析】2017版教材P228页.此题主要考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地质调查法、探物法、超前钻探法、水力联观测、TSP、TGP或TRT法。
1B414022隧道施王监控量测技术
考点1:监控量测的目的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考点2:量测内容与方法
1.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量测。必测项目见表1B414022-1,选择项目见表lB414022-2。

2.爆破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
3.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锚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4.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量测项目和施工方法等确定。
5.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6.测点的测试频率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位移速度及离开挖面的距离确定。
【历年真题】
【2009年真题】复合式衬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包括( )。
A.周边位移
B.拱顶下沉
C.钢支撑内力和外力
D.洞内、外观察
E.围岩弹性波测试
【答案】ABD
【解析】详见2017版教材P229-230: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量测。必测项目见表1B414022-1。必测项目共四项:1、洞内、外观察2、周边位移3、拱顶下沉4、地表下沉。
【2011年真题】下列复合式衬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必测的有()。
A.周边位移
B.围岩俸内位移
C.拱顶下沉
D.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E.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
【答案】AC
【解析】2017版教材P230页.此题主要考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表格: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测量。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
【2014年真题】下列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选测项目的有()。
A.周边位移
B.围岩压力
C.围岩体内位移
D.锚杆轴力
E.拱顶下沉
【答案】BCD
【解析】2017版教材P230页.此题主要考察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毕测项目教材原文: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
考点3: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当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2.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巳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1B414031隧道主要施工方法
考点:隧道施工的技术与方法归纳
1.新奥法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墙法(简称CD法)和交叉中隔墙法(简称CRD法)、双侧壁导坑法。2.传统的矿山法:是采用钻爆法开挖和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目前公路隧道已很少采用
3.隧道掘进机法:是装置有破碎岩石的刀具,采用机械破碎岩石的方法开挖隧道,并将破碎的石碴传送出机外的一种开挖与出碴联合作业的据进机械,能连续掘进。
4.盾构法: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
5.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6.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逆作。
【历年真题】
【2011年真题】钻爆法开挖和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应采用( )。
A.新奥法
B.传统的矿山法
C.盾构法
D.盖挖法
【答案】B
【解析】2017版教材P232页
2016版教材P222.此题主要考察隧道主要施工方法2016版教材P223原文:2.传统矿山法:是采用钻爆开挖和钢木结构的施工方法。目前公路隧道已很少采用。
1B414032隧道开挖
考点:钻眼爆破掘进施工技术要点
(一)钻眼机具:隧道工程中常使用的凿岩机有风动凿岩机和液压凿岩机。(二)炮眼布置和周边眼的控制爆破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1.掏槽炮眼一般要比其他炮眼深1O~20cm,以保证爆破后开挖深度一致。
(1)斜眼掏槽:其特点是掏槽眼与开挖面斜交
(2)直眼掏槽:直眼掏槽可以实行多机凿岩、钻眼机械化和深眼爆破,从而为加快掘进速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2.辅助眼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掏槽体积和增大爆破量,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爆破条件。
3.周边眼的作用是爆破后使坑道断面达到设计的形状和规格。
4.周边眼的控制爆破在隧道爆破施工中,首要的要求是炮眼利用率高,开挖轮廓及尺寸准确,对围岩震动小。
(1)光面爆破的特点
①开挖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
②岩面上保存50%以上孔痕,且无明显的爆破裂缝;
③爆破后围岩壁上无危石。
(2)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及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光面爆破参数是获得良好的光面爆破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适当加密周边眼
②合理确定光面爆破层厚度
③合理用药
④采用小直径药卷不藕合装药结构
⑤保证光面爆破眼同时起爆。
⑥要为周边眼光面爆破创造临空面。
(3)预裂爆破适用于稳定性差而又要求控制开挖轮廓的软弱岩层。但预裂爆破的周边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都要比光面爆破的小,相应地要增多炮眼数量,钻眼工作量增大。
【2012年真题】隧道爆破施工时,光面爆破中炮眼的起爆顺序是()。
A.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
B.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C.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D.辅助眼→周边眼→掏槽眼
【答案】B
【解析】2017版教材P236页.此题主要考察预裂爆破教材原文:预裂爆破实质上也是光面爆破的一种形式,其原理与光面爆破原理相同。只是在爆破顺序上,光面爆破是先引爆掏槽眼,接着引爆辅助眼,最后引爆周边眼。
1B414033隧道支护与衬砌
考点1:隧道施工预支护技术及适用范围

考点2:管棚施工技术要点
1.管棚施工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的快、来的大,用于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如土沙质地层、强膨胀土地层、列岩发育的岩体、断层破碎带、浅埋有显著偏压等围岩的隧道中。此外,在一般无胶结的土及砂质围岩中,可采用插板封闭较为有效;在地下水较多时,则可利用钢管注浆堵水和加固围岩。2.管棚的配置、形状、施工范围、管棚间隔及断面等应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隧道开挖断面、埋深以及开挖方法等因素来决定。
3.短管棚(长度小于10m的小钢管)一次超前量小,基本上与开挖作业交替进行,占用循环时间较大,但钻孔安装或顶入安装较容易。
4.长管棚(长度为1O~45m,直径较粗的钢管)一次超前量大,单次钻孔或打入长钢管的作业时间较长,但减少了安装钢管的次数,减少了与开挖作业之间的干扰。
5.钻孔时如出现卡钻或塌孔,应注浆后再钻,有些土质地层则可直接将钢管顶入。
【2011年真题】( )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用于对围岩变形及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中。如土砂质地层、强膨胀性地层、强流变性地层、裂隙发育的岩体、浅埋有显著偏压等围岩的隧道中。
A.超前锚杆
B.超前小导管
C.管棚
D.预注浆加固
【答案】C
【解析】2017版教材P237页。此题主要考察管棚施工技术要点教材原文:管棚施工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的快、来的大,用于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如土沙质地层、强膨胀土地层、列岩发育的岩体、断层破碎带、浅埋有显著偏压等围岩的隧道中。此外,在一般无胶结的土及砂质围岩中,可采用插板封闭较为有效;在地下水较多时,则可利用钢管注浆堵水和加固围岩。
考点3:钢拱架
1.钢拱架是工字钢或钢轨制造而成的刚性拱架。2.这种钢拱架的刚度和强度大,可作临时支撑并单独承受较大的围岩压力,也可设于混凝土内作为永久衬砌的一部分。
3.钢拱架的最大特点是架设后能够立即承载。因此,多设在需要立即控制围岩变形的场合,在Ⅴ,Ⅵ级软弱破碎围岩中或处理塌方时使用较多。
4.钢拱架与围岩间的空隙难以用喷射混凝土紧密充填,与喷射混凝土粘结也不好,导致钢拱架附近喷射混凝土出现裂缝。
【2013年真题】关于采用工字钢钢拱架进行隧道支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凝土能充满钢拱架和围岩间空隙,钢拱架与喷射混凝土粘结好
B.可用于混凝土内作为永久衬砌的一部分
C.架设后能立即承载
D.在Ⅴ,Ⅵ级较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较多
【答案】A
【解析】2017版教材P238页.此题主要考察钢拱架教材原文:钢拱架与围岩间隙难以用喷射混泥土紧密填充,与喷射混凝土粘结也不好。
1B414034隧道防水与排水
考点: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1.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时,防排水结构物的断面形状、尺寸、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
3.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历年真题】
【2009年真题】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时间应在( )。
A.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前
B.二次衬砌施工作业后
C.初期支护变形和二次衬砌施工期间
D.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工前
【答案】D
【解析】详见2017版教材P242:3.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1B414035隧道附属工程施工
考点:浅埋段工程
浅埋段施工浅埋段工程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 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Ⅴ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
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洞跨的1倍。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历年真题】
【2010年真题】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或双侧壁导坑法
B.围岩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C.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
D.V级以下围岩,宜待围岩稳定后再做衬砌
E.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案】ACE
【解析】详见2017版教材P243:浅埋段施工浅埋段工程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V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洞跨的1倍。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2011年真题】山岭隧道浅埋段施工中,严禁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A.全断面开挖法
B.单侧壁导坑法
C.多台阶开挖法
D.双侧壁导坑法
【答案】A
【解析】2017版教材P243页
2016版教材P233.此题主要考察隧道附属工程施工2016版教材P233原文:三:浅埋段工程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址条件、地表缺陷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式和支护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阶法开挖,不应采用全断面开挖。
【2012年真题】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围岩的完整性较差时宜全断面开挖
B.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C.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
D.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选用地表锚杆,管棚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案】A
【解析】详见2017版教材P243: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V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洞跨的1倍。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2013年真题】针对岩层破碎的浅埋段隧道开挖,可选用的开挖方法有()。
A.单侧壁导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多台阶法
D.全断面法
E.留核心土开挖法
【答案】ABE
【解析】2017版教材P243页.此题主要考察浅埋段工程教材原文: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1B414036隧道通风防尘及水电作业
考点1:通风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考点2:防尘
(一)湿式凿岩标准化1.水压标准(高压水到达工作面处的压力不小于300Pa),水量充足(每台风钻不少于3t/min)。
2.轩尾标准,其长度一般为l07mm,钎孔正中。轩尾洋火硬度与凿岩机内活塞应一致。
(二)机械通风正常化:机械通风可稀释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是降低洞内粉尘含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一般主要作业(钻眼、装渣等)进行期间应始终保持风机的运转。
(三)喷雾洒水正规化:喷雾洒水不仅能降低因爆破、出渣等所产生的粉尘,还能溶解少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并能降低温度,使空气清新。
(四)个人防护普遍化:要求作业人员戴防尘口罩。
考点3: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采用400/230V三相四线系统两端供电;2.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
3.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可用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过110V,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手提作业灯为12~36V;
4.选用的导线截面应使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36V及24V线不得大于5%
【历年真题】
【2010年真题】关于隧道施工供电线路安装要求的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A.成洞地段固定的电力线路应使用绝缘良好胶皮线
B.瓦斯地段输电线必须使用胶皮线
C.竖井、斜井应采用铠装电线
D.施工地段临时电线应采用橡套电缆
【答案】B
【解析】详见2017版教材P245:3.供电线路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使用绝缘良好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套电缆;竖井、斜井宜使用铠装电缆;瓦斯地段的输电线必须使用密封电缆,不得使用皮线。(2)瓦斯地段的电缆应沿侧壁铺设,不得悬空架设。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瓦斯隧道的通风设备和斜井、竖井内的电气装置应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
1B414041涌水地段施工特点
考点1:采用超前钻孔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
1. 应使用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钻孔。2.钻孔孔位(孔底)应在水流上方。钻孔时孔口应有保护装置,以防人身及机械事故。
3.采取排水措施,保证钻孔排出的水迅速排出洞外。
4.超前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1~2个循环进尺。
考点2: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规定
1.井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降水宽度小于6m,深度小于5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井点间距宜为1~1.5m。2.有地下水的黄土地段,当降水深为3~6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当降水深度大于6m时,可采用深井井点降水。
3.滤水管应深入含水层,各滤水管的高程应齐平。
4.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抽水试验,检查有无漏气、漏水情况。
5.抽水作业开始后,宜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抽水,并随时观测附近区域地表是否产生沉降,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历年真题】
【2014年真题】关于涌水地段隧道超前钻孔排水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使用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钻孔
B.钻孔孔位(孔底标高)应在水流下方
C.采取排水措施,保证钻孔排出的水迅速排出洞外
D.超前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1~2个循环进尺
【答案】B
【解析】2017版教材P246页.此题主要考察采用超前钻孔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教材原文:1.应使用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钻孔。2.钻孔孔位(孔底)应在水流上方。钻孔时孔口应有保护装置,以防人身及机械事故。3.采取排水措施,保证钻孔排出的水迅速排出洞外。4.超前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1~2个循环进尺。
1B414042塌方地段施工特点
考点1:发生塌方的主要原因


考点2: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
1.隧道施工预防塌方,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2.加强塌方的预测,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定期和不定期地观察洞内围岩的受力及变形状态;检查支护结构是否发生了较大的变形;观察岩层的层理、节理裂隙是否变大,坑顶或坑壁松动掉块;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脱落;以及地表是否下沉等。
(2)一般量测法:按时量测观测点的位移、应力,测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不正常的受力、位移状态及有可能导致塌方的情况。
(3)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前者采用地震测量原理制成的灵敏的专用仪器;后者通过测量岩石的声波分析确定岩石的受力状态,并预测塌方。
3.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塌方。
考点3:隧道塌方的处理措施
1.隧道发生塌方,应及时迅速处理。处理时必须详细观测塌方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塌方发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经认真分析,制定处理方案。2.处理塌方应先加固未塌地段,防止继续发展,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1)小塌方,纵向延伸不长、塌穴不高,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混凝土或采用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再进行清渣。
(2)大塌方,塌穴高、塌渣数量大,塌渣体完全堵住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
(3)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设地表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4)洞口塌方,一般易塌至地表,可采取暗洞明作的办法。
3.处理塌方的同时,应加强防排水工作。具体措施有:
(1)地表沉陷和裂缝,用不透水土壤穷填紧密,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塌体。
(2)塌方通顶时,应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挖沟排水,并设雨棚遮盖穴顶。
(3)塌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应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防止塌方扩大。
4.塌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塌穴大小和地质情况予以加强。
5.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或有条件的隧道,塌方后要加设量测点,增加量测频率,根据量测信息及时研究对策。浅埋隧道,要进行地表下沉测量。
1B414043岩溶地段施工特点
考点1:溶洞对隧道施工的影晌
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拥塌。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且深,使隧道基底难于处理。考点2:隧道遇到溶洞的处理措施
1.隧道通过岩港区,应查明溶洞分布范围和类型,岩层的完整稳定程度、填充物和地下水情况,据此确定施工方法2.隧道穿过岩溶区,如岩层比较完整、稳定,溶洞已停止发育,有比较坚实的填充,且地下水量小,可采用探孔或物探等方法,探明地质情况,当有变化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
3.岩溶地段隧道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有"引、堵、越、绕"四种。
(1)引。遇到暗河或溶洞有水流时,直排不宜堵。
(2)堵。对已停止发育、跨径较小,无水的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或加深边墙基础,加固隧道底部
(3)越。当隧道一侧遇到狭长而较深的溶洞,可加深该侧的边墙基础通过。
(4)绕。在岩溶区施工,个别溶洞处理耗时且困难时,可采取迂回导坑绕过溶洞
1B414045流沙地段施工特点
考点:流沙治理措施
1.加强调查,制定方案2.因地制宜,综合治水:施工时,因地制宜,采用"防、截、排、堵"的治理方法。
(1)防。建立地表沟槽导排系统及仰坡地表局部防渗处理,防止降雨和地表水下渗。
(2)截。在正洞之外水源→侧,采用深井降水,将储藏丰富构造裂隙水,通过深井抽水排走,减少正洞的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地下水起到拦截作用。
(3)排。有条件的隧道在正洞水源下游一侧开挖一条洞底低于正洞仰拱的泄水洞,用以降排正洞的地下水,或采用水平超前钻孔真空负压抽水的办法,排除正洞的地下水。
(4)堵。采用注浆方法充填裂隙,形成止水帷幕,减少或堵塞渗水通道。
3.先护后挖,加强支护:开挖时必须采取自上而下分步进行,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遇缝必堵,严防沙粒从支撑缝隙中逸出。
4.尽早衬砌,封闭成环:流沙地段,拱部和边墙衬砌混凝土的灌筑应尽量缩短时间,尽快与仰拱形成封闭环。
【历年真题】
【2010年真题】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
A.可采用超前注浆,以改善围岩结构
B.遇缝必堵,严防沙粒从支撑缝隙中逸出
C.采用从下而上分部开挖,先挖后护
D.在流沙逸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锚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层
E.支撑背面用木板或槽型钢板遮挡
【答案】ABDE
【解析】详见2017版教材P251:开挖时必须采取自上而下分步进行,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遇缝必堵,严防沙粒从支撑缝隙中逸出。在施工中应观测支撑和衬砌的实际沉落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留量。架立支撑时应设底梁并纵横、上下连接牢固,以防箱架断裂倾倒。拱架应加强刚度,架立时设置底梁并垫平楔紧,拱脚下垫铺牢固。支撑背面用木板或槽型钢板遮挡,严防流沙从支撑间逸出。在流沙逸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铺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加固围岩,防止逸出扩大。
1B414052隧道衬砌病害的防治
考点1:隧道衬砌腐蚀病害


考点2: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施工时,受技术条件限制,方法不当,管理不善,造成工程质量不良。
(二)预防措施
1.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使衬砌符合实际需求;欠挖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3.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4.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较大的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
5.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加强养护,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h。
6.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
7.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责编:liuyue
速记宝典课程
通过秘籍:过六关,斩五将!
考试软件评论
微信群
加微信号:13545285293(可申请加入微信群)